苦无聊赖忆披云,曳杖宁知四体勤。
握手便成忘适适,纵谈终愧自闻闻。
浮蛆酿熟贻彭泽,斫鲙图成想右军。
莫为冷风发归兴,石峰秋月许平分。

【注释】

次明仲勤字韵:次明仲,即王次明,字仲勤,号东园老人。此诗为王次明晚年所作。披云:指登高远眺。曳杖:拄着拐杖。宁知四体勤:难道不知道身体疲惫吗?“四体”指四肢,喻指身体。适适:安适的样子。自闻:自己听见。浮蛆:指发酵的米糟。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斫鲙(zhuókuài):切鲙,指制作鱼肉。右军: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石峰秋月:指山中的岩石,因有月光照射,如秋月般明净。许平分:请允许我与它平分秋色。

【翻译】

苦于无聊便想起登山去领略那高远的景色,拄着拐杖行走时不知自己已经十分疲劳。

一见面就感到高兴,谈笑风生,觉得彼此相见太晚了,总怕错过了机会。

酿制发酵了的米酒,想到当年王羲之的书法,想象他当年挥笔作画的情景;切鲙的画面浮现在眼前,仿佛看到王羲之挥笔作画的身影。

不要为这凉爽的秋风而引起归家的心思,让我们在这美丽的秋天里尽情享受吧,就像我们能分享秋天的美景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游山为题,写了登临、饮酒、论画、赏月等活动,表现了一种闲逸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写诗人登山观景,登山观景是作者游兴所至,所以开头就写“苦无聊赖”,想登上高峰去观赏一下那云彩飘渺的美景。“苦”字道出他的无奈,也写出他对这种闲情逸趣的喜爱。接着又写道:“曳杖宁知四体勤。”这句的意思是说,拄着手杖登山,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很累了,表现出作者的悠闲自得之情。这两句是全诗的起兴,为后面写景抒情做了铺垫。

颔联写与友人相遇后的喜悦心情。“握手便成忘适适”,意思是说,只要和朋友在一起就感到很愉快,忘记了所有的不适,“适适”是舒适的意思。“纵谈终愧自闻闻”,意思是说,和朋友畅谈,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自闻”是听到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很开心,很自在,没有拘束感,朋友之间可以毫无顾忌地谈论一切。

颈联写饮酒赏月的雅兴。“浮蛆酿熟贻彭泽”,意思是说,酿酒的时候,米酒发酵成熟了,想起了当年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一,是文人墨客争相学习的楷模,诗人由此想到自己也应该学点书法。“斫鲙图成想右军”,意思是说,把鲙切成了薄片后,又想到了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天下第一,诗人由此想到了自己也应该学点书法。

尾联写饮酒赏月时的情怀。最后两句是说,不要因为冷飕飕的秋风而产生归家的思念,让我们在这美丽的秋天里尽情享受吧,就像我们能分享秋天的美景一样。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自然,体现了诗人闲逸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是一首优秀的写景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