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了呼童叠石门,雨馀幽事不胜繁。
花残不用深惆怅,梧竹新阴又满园。
【注释】
六四叔:指王安石。
饭了呼童叠石门,雨馀幽事不胜繁:饭后叫孩子把门前的石头叠高。雨过天晴后有幽深的事要做。
花残不用深惆怅,梧竹新阴又满园:花儿凋谢了不必感到悲伤,因为梧桐和竹子已经投下了一片浓荫。
【赏析】
这是王安石写给友人李之仪(字端明)的一首即兴七绝诗。王安石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曾于庆历新政期间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推行新法,遭到守旧派的反对。嘉祐四年(1059年)罢相后隐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此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年),当时王安石已罢官家居,他闲居时经常与友人书信往还,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本诗就是诗人寄寓在自然景物中的思想感情的一种体现。
首句“饭了呼童叠石门”,意思是说,吃过了饭,就招呼孩子去整理门前的石阶。石阶两旁是修长的石栏杆,栏上长满了苔藓,显得十分古老而斑驳陆离。这两句写诗人与孩子们一起整理石阶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勤劳朴实的生活情趣。
次句“雨馀幽事不胜繁”,意思是说,雨过后,有许许多多的清幽之事等着去做,但是事情太多了,一时难以做完。这里,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幽事”之多来衬托自己心情的悠闲、宁静。
第三句“花残不用深惆怅”,意思是说,花儿虽然开败了,但也不必为此而伤怀、惆怅。诗人认为,花开花落本是大自然的规律,花开得快,花落得也快,何必为花残而忧伤呢?这里,诗人运用反诘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豁达开朗的心情。
末句“梧竹新阴又满园”,意思是说,梧桐树和竹子又给园子增添了新的浓荫。这里的“梧”指的是梧桐树,“竹”指的是竹子。这两句通过写梧桐树和竹子又为园子增添了浓荫,进一步烘托诗人心情的宁静和愉悦。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之情和旷达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