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瓴败屋方倾雨,垂罄空囊正念饥。
渐见炊烟多笑语,可怜僮仆太无知。
【注释】
1.窘匮:贫困。
2.复:又,再。
3.大雨:雨势大。
4.殊忧闷:非常忧愁郁闷。
5.闻:听见。
6.聚食笑语为赋一绝:聚集吃饭说笑并作一首诗。为赋,即写诗。一绝,指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困窘中听到僮仆们在欢声笑语的聚会时,写下了这首《穷愁》诗。
首句“建瓴破屋方倾雨”,意思是说,当大雨倾盆而下,屋檐上的水直往下流的时候,屋漏得厉害。这里用“建瓴破屋”比喻自己的处境。“方”字写出了当时雨势之大,“倾雨”写出了屋漏之急;“方”字写出自己处境的危急,而“方”字也暗示出诗人的心情——焦急、担忧。“建瓴败屋”与“垂罄空囊正念饥”相互照应,表明诗人此时已无米可炊,无钱买米,生活陷入困境了。
第二句“垂罄空囊正念饥”,意思是诗人此时连一点粮食都没有了,他正在想着要想办法填饱肚子。“垂罄空囊”是指诗人此时已经没有钱了,“正念饥”则表明诗人正在想怎样去解决吃饭的问题。
第三句“渐见炊烟多笑语”,“渐见”表示逐渐地,慢慢地,可见诗人此时已不是那么急切地需要食物来解决饥饿问题了,而是开始享受这种乐趣了。“炊烟”是指做饭的烟气,“笑语”是指吃饭时人们的谈笑声。“多”字表现出诗人心情的愉悦。
末句“可怜僮仆太无知”,意思是说可怜这些仆人太不懂事了,竟然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在说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体贴主人的仆人的不满。
【译文】
屋漏如注下大雨,我贫穷到极点又饥饿。
渐渐看见人们围坐在一起笑语喧哗,可怜的仆人真不懂得体谅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