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累都忘春复秋,婆娑槐木亦无忧。
不知千古云间梦,梦见山前虏马不。

【注释】

和江虞仲华山二绝:这是作者的自序,意思是诗人与友人江虞仲和华山二绝。虞仲是春秋时人,名仲,字子山,晋国大夫。据《左传》记载:“晋侯使大子申生(夷吾之子)质于秦。缪公问于公孙支曰:‘秦、晋孰强?’支曰:‘秦不弱,虽晋之强,焉能为秦。’”可见虞仲是个有远见的人物。华山在今陕西渭南县东北。

仙人掌:华山名,亦指华山上的道士。

世累都忘春复秋,婆娑槐木亦无忧:世纷扰的忧患都已忘记了,春天秋天的变迁也无动于衷。

不知千古云间梦,梦见山前虏马不:不知道有多少千年的云中梦境,却梦见山前的敌军已不再骑马作战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首句“世累都忘春复秋”,表明作者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对世间的功名利禄已经看透了,他不再为那些身外之物所动,如“春复秋”的变迁一样淡然处之。

次句“婆娑槐木亦无忧”,“婆娑”是指树木随风摇曳的样子,用来形容人的悠然自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即使生活条件简陋,只要内心平静,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第三句“不知千古云间梦”,意味着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但心中却有着超然物外的清明。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清醒认识和超脱态度。

最后一句“梦见山前虏马不”,表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虏马”代指战争和战乱,而“山前虏马不”则暗示着战争已经结束,人民安居乐业。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政治失望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