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诗人韩熙载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非常引人注目。他不仅是南唐时期的名臣和文学家,还因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广泛的才艺以及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而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以下是对五代十国诗人韩熙载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字词介绍:韩熙载的字为叔言,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
  • 生活年代:韩熙载生于902年,卒于970年8月31日,享年六十九岁。
  • 主要活动时间:他的主要活动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特别是南唐期间。
  1. 政治背景
  • 入仕经历:韩熙载曾因为父亲被李嗣源杀害,被迫南奔至杨吴,后出为外州从事。
  • 官职晋升:他在南唐李昪时担任秘书郎,之后还担任过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 晚年归隐:在后主李煜时期,他因见国势日蹙且身处疑难,遂广蓄女乐,彻夜宴饮以排遣忧愁。最终坐托疾不被召入朝廷,改任太子右庶子分司东都,最后又复召为秘书监、兵部尚书等职。
  1. 文学成就
  • 文学作品:韩熙载著有《韩熙载集》共五卷,其中包括《格言》五卷等文献,但大多已佚失。
  • 诗歌作品:《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其中包含《句》、《三姝媚·烟光摇缥瓦》等著名诗篇。
  • 书法绘画:他还精于音律、书画,并以其高才博学著称。

韩熙载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诗人,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生平和作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通过对他的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把握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变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