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无此一雄藩,稳称将军小踞蟠。
韬略世传天下少,棣华鼎峙帅臣难。
狂胡要使如灰灭,中国先须大器安。
惨惨尘沙天欲雪,北风凛凛剑芒寒。
这首诗是作者在拜访金陵(今南京)武帅李奭时,因叩殿帅为易宪章求书碑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当时局势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江南无此一雄藩”,表达了对江南地区没有强大藩镇的忧虑。江南地区历来以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著称,但在军事上却相对薄弱。这里的“雄藩”指的是强大的藩镇,即指代当时的南方政权。
次句“稳称将军小踞蟠”,描绘了一个稳定的局势,将军们稳如泰山,占据着有利地位。这里的“小踞蟠”形容将军们的地位稳固,如同蟠龙盘踞,难以撼动。
第三句“韬略世传天下少”,表达了对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韬略之才的失望。这里用“世传天下少”来形容这种才华的人并不多见,意味着缺乏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人才。
第四句“棣华鼎峙帅臣难”,进一步表达了对当前帅臣们的担忧。这里的“棣华”是指兄弟之间和睦相处,“鼎峙”则形容他们像鼎一样稳固地站立。但帅臣们之间的团结并不如兄弟般和睦,导致局势不稳。
第五句“狂胡要使如灰灭”,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和担忧。这里的“狂胡”指代侵扰我国的外敌,而“如灰灭”则形容这些外敌势力的脆弱。作者担心这些敌人会被轻易击败。
第六句“中国先须大器安”,则是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这里的“大器”指的是有才能、有远见的人才,“安”则表示稳定。作者期望国家能涌现出这样的人才来保卫国家的安全。
最后一句“惨惨尘沙天欲雪,北风凛凛剑芒寒”描绘了一幅北方战场的景象。这里的“惨惨尘沙”形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混乱,而“天欲雪”则暗示了战争即将结束,天空似乎也预感到将会出现大雪。而“北风凛凛剑芒寒”则形容战场上的寒冷和紧张气氛。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地区的现状和未来的期望进行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战乱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