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家山冷不知,但惊风露入新诗。
低头欲拜无东野,满耳惟闻说项斯。
骨格昂藏云鹤瘦,吟哦凄断雪猿悲。
文章已得真消息,三十科名未是迟。
以下是对《寄吕英父》的逐句释义:
清时萧散坐才疏:“清时”指清正廉洁的时代,“萧散”形容文人的生活态度,不拘小节而自由自在。“坐才疏”则表明虽有才华却不被重用,这里可能暗含了作者自身的境遇和心情。
收拾穷愁却著书:尽管生活困顿,但作者仍然选择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体现了一种坚持和执着的精神。
诗笔有神通梦寐:这里的“诗笔”指的是诗歌创作,“神通”表示其高超的艺术能力,能够使读者在梦境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想。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极高的自信和追求。
丰标不俗更清癯:“丰标”指高尚的品格,“不俗”表示不平凡,“清癯”则描绘了文人瘦削的形象,这些词汇共同勾勒出一位既高尚又清瘦的理想文人形象。
黄花细雨图江路: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景象,黄花细雨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在眼前。这样的描写不仅富有诗意,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落日西风处士庐:这里的“处士庐”指的是隐居者的简陋住所,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诗句通过描述落日西风的景象来衬托这种生活的悠闲与自在。
抖擞尘埃旧时帽:这里使用了“抖擞”一词,表达了一种从沉闷、压抑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的意境。同时,“尘埃旧时帽”暗示了岁月的痕迹和对过去的怀念。
不妨觅句倒骑驴: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一种潇洒自在的生活方式,即使没有华丽的外表,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心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清贫而有才情的文人的形象。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坚韧和乐观的态度,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