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邀月到幽塘,八月波心碎夜光。
倒影帘花翻翠色,飞梭锦段织红芳。
是中有客供千首,此外无尘染六郎。
昨夕主人闲立久,一身风露带天香。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鉴赏能力。
“举杯邀月到幽塘,八月波心碎夜光。”是说举杯邀请月亮来到幽静的池塘,而八月之夜月光如碎银般洒满池中。这是对前两句的承接,写举杯邀月,说明自己与月亮有缘,也暗喻诗人此时心境之宁静,心情之愉悦。
“倒影亭花翻翠色,飞梭锦段织红芳。”意思是亭中的花影映在水中,像翻腾的碧绿色彩;织锦时,梭子穿梭织出红艳艳的花朵。这句是说,亭中的荷花倒映在池水之中,亭外的景色也倒映在水面上。
“是中有客供千首,此外无尘染六郎。”“是中有客”,是说亭中有客人在此赏景,“供千首”指为亭中客人作诗,即此处风景绝佳。“此外无尘染六郎”,是说除了亭中人之外并无其他人,因此没有污染六郎(指作者自己)。
“昨夕主人闲立久,一身风露带天香。”意思是昨天傍晚我独自站在亭中很久,身上飘散着风和露的气息,带着一种天上的香气。
【答案】
示例一:此诗以“次吕簿池亭韵”点明题目,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全诗通过描绘亭中赏月、观花、观鱼、听鸟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情。
译文:
举起酒杯邀请月亮来到幽静的池塘,八月之夜月光洒满池塘犹如碎了的银块。
倒影在亭中的花朵摇曳着碧绿色的衣裙,如同织女织锦时飞快地穿梭编织出的红艳花朵。
亭中有一位客人正在欣赏美景挥毫泼墨,亭外无其他闲杂人等来打扰,所以没有污点沾染六郎(这里指作者)的风采。
昨日傍晚我独自一人在亭中站了很久,一身被风吹过的痕迹带着天上的香气。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通过对月夜下池塘边亭子的描写,赞美了自然之美以及作者内心的惬意。
首句起笔便以一个问句领起全篇。次句“举杯邀月”四字,不仅交代了时间是“八月”,而且是在“幽塘”中,更点明了环境之优美,从而引出了下面的内容。第三句紧承次句而来,写“举杯邀月”后的所见所感。第四句则由“倒影”二字生发开去,进一步写“倒影”中的景物,并由此引发对“锦段织红芳”的联想。第五句承第四句而来,进一步写亭中的景致。第六句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全诗的中心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将亭子中人、花、月、鱼、鸟融为一体,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