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万斛泼疏帘,瘦玉萧萧拂画檐。
鹊尾炉中香篆冷,矮窗袖手对楞严。

秋光万斛泼疏帘,瘦玉萧萧拂画檐。

鹊尾炉中香篆冷,矮窗袖手对楞严。

注释:

  • 秋光万斛泼疏帘,秋风吹过,洒在稀疏的帘子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 瘦玉萧萧拂画檐,形容秋天的树叶随风飘落,如同细长的瘦玉一样轻轻拂过屋檐。
  • 鹊尾炉中香篆冷,描述炉中的香料被点燃,烟雾袅袅上升,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
  • 矮窗袖手对楞严,站在矮窗前,双手插在袖子里,静静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首句“秋光万斛泼疏帘”,以“秋光”为引子,描述了秋风拂过窗帘的景象。这里的“秋光”既指自然的秋光,也暗指诗人的内心情感。“万斛”一词夸张地表达了秋光的浓厚程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泼疏帘”也形象地描绘了秋天阳光透过稀疏的窗帘,洒在地面的情景。这一景象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独特气息。
    第二句“瘦玉萧萧拂画檐”,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树叶。这里用“瘦玉”来形容叶子的形状和质感,既突出了叶子的纤细和脆弱,又增添了一份诗意。“萧萧”则描绘了风中的叶子沙沙作响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而“拂画檐”则形象地描绘了风中叶子飘落在屋檐上的瞬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鹊尾炉中香篆冷”,则是对室内环境的描述。这里用“鹊尾炉”象征着一个温馨的场景,可能是家中的一角。而“香篆冷”则描绘了炉中的香料燃烧殆尽,只剩下淡淡的香气。这一景象既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又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矮窗袖手对楞严”,则是对个人状态的描述。诗人站在矮窗前,双手插在袖子里,静静地看着外面的世界。这种姿态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也反映了他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超然态度。同时,“楞严”也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某种境界或理念,诗人在这里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宇宙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深秋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