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堂肯以止为名,出处遥知讲已精。
纵使胸中横绿野,未应度外置苍生。
波颓公独能山立,漏尽人方喜夜行。
千载英雄须冷笑,孔明回首学渊明。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又真止堂一首 - 这是一首诗的标题,表达了一种对某种境界或理念的赞美。
- 作堂肯以止为名 - 在这里,“作堂”指的是建造或建立一个特定的场所或空间,而“肯以止为名”则意味着这个场所或空间的命名是为了体现某种终极的目的或理想。
- 出处遥知讲已精 - “出处”可能指的是从某个地方出来,这里强调了从某地出来的学问或道理已经非常深入和精湛。
- 纵使胸中横绿野 - 这里的“胸中”指的是内心,“横绿野”则形容内心的世界广阔如绿色的原野,不受拘束。
- 未应度外置苍生 - “度外”指的是超脱世俗之外,“苍生”即普通的百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内心广阔无边,但不应将这种宽广扩展到外部去处理普通百姓的问题。
- 波颓公独能山立 - “波颓”比喻世事的动荡不安,而“公独能山立”则形容一个人即使在混乱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坚定和独立。
- 漏尽人方喜夜行 - “漏尽”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而“夜行”则表示在夜晚进行的活动,这里可能指的是勤奋学习或工作,不因夜色而停止。
- 千载英雄须冷笑 - “千载”意味着很长时间,”英雄”指的是杰出的人物,”须冷笑”则是说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出冷笑。
- 孔明回首学渊明 - “孔明”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而“渊明”则指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这句可能是在表达诸葛亮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陶渊明则通过其诗歌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