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山木落霜寒夜,共读吾家梦得诗。
坐对遗篇忘漏尽,手遮残烛怕风吹。
森严似听元戎令,机警如看国手棋。
千载愚溪相对垒,未应地下友微之。

十月二十二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读刘宾客集

瀑布山木落霜寒,共读吾家梦得诗。

坐对遗篇忘漏尽,手遮残烛怕风吹。

森严似听元戎令,机警如看国手棋。

千载愚溪相对垒,未应地下友微之。

【注释】

  1. 瀑:瀑布。
  2. 梦得:白居易的字。
  3. 遗篇:指白居易的诗。
  4. 漏尽:即“漏壶尽”,指深夜。
  5. 森严:严肃。
  6. 国手棋:指围棋高手。
  7. 微之:指好友元稹。
  8. 愚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号,这里指他的朋友元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十月二十二日夜与方寺丞一同在瀑庵读《刘宾客集》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夜读书图,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瀑布山木落霜寒”以瀑布、山木、霜寒等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瀑布的水流声与山木的落叶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秋天的画面。

第二句“共读吾家梦得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共同阅读自己诗作的情景。这句中的“吾家”指的是白居易本人,“梦得”则是他的字。这一句既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文学的热爱。

第三句“坐对遗篇忘漏尽”描绘了诗人坐在床边,专心致志地阅读白居易的遗作,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里的“遗篇”指的是白居易已经去世后留下的诗作,而“漏尽”则意味着夜晚已经过去,天快要亮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歌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第四句“手遮残烛怕风吹”则描绘了诗人害怕风将蜡烛吹灭,从而影响阅读的情景。这里的“遮”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夜晚的黑暗环境,以及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两句“森严似听元戎令”和“机警如看国手棋”则是对前两句情景的进一步渲染。这里用“元戎令”和“国手棋”来比喻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技巧。前者指的是古代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后者则是围棋高手的象征。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诗歌风格的敬仰和赞赏之情。

最后一句“千载愚溪相对垒,未应地下友微之”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愚溪”是指白居易的故乡,而“友微之”则是诗人对自己与白居易友情的称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段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寓意着诗人与白居易之间跨越时代的友谊长存不衰。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读书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通过对白居易诗歌风格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意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