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模狞怪骇儿童,技与黔驴大略同。
葱岭驮经曾有力,岐阳载鼓竟无功。
效牵尚记随班后,健倒安知卧棘中。
莫信人言君背贵,肉鞍强似锦鞯蒙。
【注释】
①牛驼:古代西域一种能负重的牲畜。
②“形模”二句:意谓这头牛驼外形凶猛,骇人惊心,其技能与那匹被讥笑为“技与黔驴大略同”的驴子相似,都是些力大而无用的东西。黔:贵州。黔驴(jiù):指贵州产的驴子。
③“葱岭”三句:意谓在葱岭上它驮经载书,曾很有力;但在岐阳(今陕西凤翔县)载鼓击乐,竟毫无成绩。葱岭:即葱岭山,今属新疆南部。
④效牵:效法牵引。随班后:跟着班序走。
⑤健倒:健壮倒下。卧棘中:躺在棘丛中。
⑥肉鞍:用皮革包裹着牲口的腿和脊骨制成的马鞍。锦鞯:用彩色丝线编织而成的马鞍。蒙:遮盖。
【赏析】
《唐诗快》卷八:诗家好以奇语出之,如“牛驼”二字,自是前所未有也。然形模狞怪,技与黔驴大略同,则亦无甚奇特矣。然此非诗人本色,正不可作寻常观。盖言其形似狰狞可畏,技与驴等,皆足以骇儿童。若云“牛驼”者,则必更异于驴矣。又言其在葱岭载经书时有大力;及至岐阳载鼓时,则一无所用。盖言其虽形貌狞恶,而性则怯懦,故其善负经书,犹有可取;而不善负鼓,则固宜也。末乃曰:“莫信人言君背贵,肉鞍强似锦鞯蒙”,此尤不值一笑。盖言其虽负重如肉鞍,而不愧于锦绣之鞍,非彼驴之类也。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把一头牛驼与一匹驴进行了一番比较,突出了牛驼的优点。
第一联先写牛驼的外形凶猛,骇人惊心,其技能与那匹被讥笑为“技与黔驴大略同”的驴子相似。第二联写它在葱岭上驮经载书,曾很有力量;而在岐阳载鼓击乐,却毫无成绩。第三联说它效法牵引,跟着班序行走;健壮倒下,不知道躺在什么地方。第四联说它虽然背负着肉鞍,但比那锦绣之鞍更为美观。全诗语言通俗、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