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幡奉诏省春耕,扫去阴霾旋放晴。
应有罗敷随马看,不烦桃叶渡江迎。
棠阴民各为封植,木德侯方体发生。
少借一年天肯否,要看穑宝得秋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在任潮州刺史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朱幡奉诏省春耕,扫去阴霾旋放晴。
  • “朱幡”指的是红色的旗帜,古代官员出行时会挂旗作为标志,这里指的是韩愈被派遣去处理农事。”奉诏”意味着接受皇帝的命令。”省春耕”意为视察春耕情况。”扫去阴霾”指去除之前的困难或阻碍,”旋放晴”则表示天气转好,开始好转。
  1. 应有罗敷随马看,不烦桃叶渡江迎。
  • “罗敷”是古时的美女,这里的”罗敷”可能是指当地的女性,她可能跟着马一起去看春耕的情况。”桃叶”是《越人歌》中的典故,传说中有位女子名叫桃叶,她曾随男子渡河而嫁。这里可能是指有女子陪同去看春耕,不需要其他人迎接。
  1. 棠阴民各为封植,木德侯方体发生。
  • “棠阴”指的是树荫,可能是春天树木生长茂盛的景象。”民各为封植”意味着民众各自种植树木,进行保护和照顾。”木德侯”指的是与树木相关的官职,”体发生”可能是指这些官员开始履行职责,推动农业发展。
  1. 少借一年天肯否,要看穑宝得秋成。
  • “穑宝”指的是庄稼,”秋成”意味着收获。这里的意思是询问天道是否愿意赐予一年丰收,以验证农事的成果。”天肯否”是在祈求老天能够给予丰收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农民辛勤耕作的关心和对丰收的期望。通过描述春耕、植树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展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诗中也表达了对于天道是否能保佑农业丰收的疑问,显示了韩愈对国家民生的深切关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明了,体现了韩愈诗歌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