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鼙非起自渔阳,到寇皆由偃月堂。
相国裘虽来贺捷,蚩尤旗尚未收芒。
厨车古有刑都市,宝剑今谁请尚方。
莫倚圣朝家法恕,前卢后蔡亦投荒。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试题,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

“战鼙非起自渔阳,到寇皆由偃月堂。”意思是:征战的鼓声不是从渔阳开始的,而敌人都是从偃月堂来的。

“相国裘虽来贺捷,蚩尤旗尚未收芒。”意思是:虽然丞相王相国带了礼品来庆祝胜利,但蚩尤旗还没有被收去。

“厨车古有刑都市,宝剑今谁请尚方。”意思是:古代厨房的车马曾到过刑市,而今天谁还能得到尚方宝剑呢?

“莫倚圣朝家法恕,前卢后蔡亦投荒。”意思是:不要因为皇帝有宽大的政策就原谅他们,以前卢杞、后来的蔡京也都被流放了远方。

【答案】

这首诗写的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历史故事。诗中通过诗人自己的想象,描绘了安禄山叛乱时唐肃宗和宰相们狼狈为奸的情景,揭露了当时朝廷内部的种种矛盾,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情。

首联“战鼙非起自渔阳,到寇皆由偃月堂”写叛军的兴起。“战鼙”指战争之声,“渔阳”是叛军的发源地,“偃月堂”指安禄山的府第。“偃月堂”在这里代指安禄山。“起”指发生、出现。“非”表否定,“自”是“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叛军并不是在渔阳(今北京)首先发动起来的,而是由安禄山的“偃月堂”引起的。

颔联“相国裘虽来贺捷,蚩尤旗尚未收芒”写宰相们前来祝贺胜利。“相国”指宰相,“裘”是代称,指宰相崔光的外号。“相国裘虽来贺捷”,意思是宰相崔光虽然带礼物来庆贺胜利,但是蚩尤大旗还没有收回。“蚩尤旗”指叛军的旗帜,这里借指安禄山的旗帜。

颈联“厨车古有刑都市,宝剑今谁请尚方”写安禄山的车队曾经到达刑州和洛阳,而今日谁能再得到尚方宝剑呢?这两句以历史典故来反衬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昏昧无能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

尾联“莫倚圣朝家法恕,前卢后蔡亦投荒”意思是:不要因为皇帝有宽大的政策就原谅他们,以前卢杞、后来的蔡京也都被流放了远方。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对那些卖国求荣的大臣们的谴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