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挥万字思如泉,曾映金莲读奏篇。
藜杖方燃芸阁上,叶舟忽傍钓台边。
诗成渭北空相忆,谋寝淮南恐未然。
君去吾当从此逝,未知握手定何年。
无题一首
毫挥万字思如泉,曾映金莲读奏篇。
藜杖方燃芸阁上,叶舟忽傍钓台边。
诗成渭北空相忆,谋寝淮南恐未然。
君去吾当从此逝,未知握手定何年。
注释:
- 毫挥万字思如泉,曾映金莲读奏篇。这里用“毫挥万字”形容作者的写作速度之快,如同泉水般源源不断;“曾映金莲”则暗示了曾经在美丽的莲花下读书的情景。
- 藜杖方燃芸阁上,叶舟忽傍钓台边。这里的“藜杖”和“叶舟”分别象征了作者行走于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和悠闲的生活态度。而“芸阁上”和“钓台边”则描绘了作者身处自然之中的宁静景象。
- 诗成渭北空相忆,谋寝淮南恐未然。这里的“诗成渭北”意味着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心境已随渭水东流而去,难以再回到现实生活;“谋寝淮南”则表达了诗人对淮南之地的渴望与留恋之情。
- 君去吾当从此逝,未知握手定何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情感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友情或爱情的珍视和不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从开始的豪情满怀到后来的孤独惆怅,再到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景物的描绘之中。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深意,既有外在的自然之美,又有内心的复杂情感。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