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从庄列问端倪,俗学区区等瓮鸡。
佛法须偿蚯蚓债,帝魂化作杜鹃啼。
安知丞相嗔如屋,但见山公醉似泥。
它日门人求注脚,只须标作饮中题。

【注释】

曾:曾经。庄列:庄子、列子,指《庄子》《列子》等道家著作。端倪:头绪,端绪;这里指道理、方法。俗学:世俗的学问。区区:微不足道,渺小。瓮鸡:陶罐中的小公鸡,喻浅薄的人。佛法:佛教教义,也泛指宗教。须偿蚯蚓债:须偿还给蚯蚓的债务,即要受因果报应,就像蚯蚓吃泥土一样。帝魂化作杜鹃啼:皇帝的灵魂变成杜鹃鸟在鸣叫,这里比喻帝王已死,化为鬼魂。安知:怎知道。嗔:发怒。屋:指宰相。山公:东晋时王导与王敦不和,山公(山遐)向王敦献酒,王敦喝后大怒,山公却安然自若。醉似泥:像喝醉了似的,形容非常醉。注脚:注解、批注。门人:弟子。只须:只要。标作:标明、题写。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以“饮中”为题,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说:“我曾从庄子、列子的《庄子》《列子》问端绪,世俗的学问,微不足道如同小公鸡。”颔联说:“佛法须还清对蚯蚓的欠债,帝魂化作杜鹃在哀啼。”“它日门人求注脚,就只须标明是饮中题。”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学问的不屑一顾,对生死轮回的淡然处世态度,对名利得失看得很淡,并把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