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恐公污我,何妨史失名。
深衣与短制,同召不同行。
【注释】苌弘:传说中的蜀人,字若木。传说他死时,化为碧蝇,集于其身。
尚恐公污我,何妨史失名。
深衣与短制,同召不同行。
【赏析】《杂咏一百首》是杜甫的一组诗,其中第104首为《杂咏一百首·苌弘》:“尚恐公污我,何妨史失名。深衣与短制,同召不同行。”
“尚恐公污我”,意思是说,你怕玷污了我吗?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何妨史失名”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同情与理解,即使史书上失去了他的名誉,也无损于他的人格和才华。“深衣与短制,同召不同行”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无论是穿着深衣还是短制,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召见,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诗人以“同召不同行”来比喻自己的遭遇,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