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论穷达,离乡即可哀。
白头孙七十,岁岁扫松来。
士不论穷达,离乡即可哀。
白头孙七十,岁岁扫松来。
- 注释:
- 士:此处指读书人或文人。
- 不(fǒu):表示否定。
- 论:考虑;思考。
- 穷(qióng):贫穷,不富裕。
- 达:通达,显贵或成功。
- 离乡:离开故乡。
- 即(jí):就。
- 可哀:值得悲伤。
- 白头:白发,形容年龄大。
- 孙(sūn): 年长的人。
- 七十:七十岁,指长寿。
- 岁岁:每年。
- 扫:打扫。
- 松(sōng):一种植物,常绿乔木,木质坚硬。
- 译文:
- 不管读书人是否贫穷或成功,一旦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们就会感受到深深的悲哀。
- 白发苍苍的孙辈已经七十岁了,每年都会到松树下清扫落叶。
- 赏析:
-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家乡之人的深切同情和理解。无论身份地位如何,一旦离开故土,都会引起人们内心的伤感与哀愁。
- “白头孙七十,岁岁扫松来。”此句描绘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他们在秋天来到松树林中清扫落叶,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 诗中的“离乡即可哀”强调了离别带来的孤独和痛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 “丑石榕堪坐,晴坡草可眠。”这两句通过对比自然景物的宁静与人的忙碌,进一步突显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与反思。
- 全诗通过对离别、衰老和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它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现象的隐喻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