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伞朱旗总叱开,新凉稍自白蘋回。
世人枉了嗔风伯,到底烦渠送雨来。
【注释】
火伞:形容雨后天气炎热如火,阳光强烈。朱旗:古代仪仗中指挥用的旗帜,这里借指太阳。总叱开:大声驱散。
新凉:新的清凉。白蘋(píng):一种水草名,浮在水面上。
世人:指那些不懂得欣赏自然的人。嗔:恨、埋怨的意思。风伯:主管风的神。
烦:麻烦。渠:它。
【赏析】
《喜雨口号》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组诗作品。共九首,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当时作者被贬黄州,此诗即作于此时。这首诗以“喜雨”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政治感慨和人生感悟。
第一句“火伞朱旗总叱开,新凉稍自白蘋回”,描绘了一幅炎炎烈日被狂风暴雨所驱赶的景象。这里的“火伞”形象地表达了太阳炽热如同火焰一般;“朱旗”则是指太阳发出的红色光芒。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太阳似乎也被狂风暴雨所驱赶,不再炙烤大地。而当这种炎热稍稍退去,大自然又恢复了清新宜人的景色。这里的“白蘋”是指一种水草名,它漂浮在水面上,随风轻摆,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第二句“世人枉了嗔风伯,到底烦渠送雨来”,则是对前一句景象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世人”指的是那些不懂得欣赏自然的人;“嗔”则表示抱怨、责怪之意。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人白白责怪风神为何要将凉爽带给人间,实际上正是风神将雨水送到大地上,带来了清凉的夏雨。这里的“风伯”指的是主管风的神,而“风伯”在这里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成为了一位值得尊敬的角色。
整首诗以“喜雨”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