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毛雪尽难重绿,烧地春来又再青。
但出郭门行十里,新丘大半是余铭。

以下是对《谒墓五首》逐句的解释:

  • 第一首: 鬓毛雪尽难重绿,烧地春来又再青。
  • 注释:鬓发已白,难以恢复往日的生机。
  • 译文:即使春天再次来临,但鬓毛已经雪白,无法再次变绿。
  • 赏析:诗人通过“鬓毛”这一意象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衰老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对青春不再的感慨。
  • 第二首: 但出郭门行十里,新丘大半是余铭。
  • 注释:每次外出都要走十里路。
  • 译文:每次走出城门,都要走上十里,而新坟大都是我的墓碑。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对故人的无尽怀念,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 第三首: 僧伽端的姓,络秀何须有外家。
  • 注释:僧侣们通常以姓氏命名,络秀无需有其他姓氏。
  • 译文:僧人们通常根据他们的姓氏进行命名,络秀就不需要拥有其他的姓氏。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佛教徒对于姓氏的不在意,强调了他们追求内心清净、超脱世俗的特点。
  • 第四首: 先君遗令有馀哀,自扫苍苔酹一杯。
  • 注释:先祖留下的遗命充满了哀愁,自己清理了地上的苍苔,斟了一杯酒来祭奠。
  • 译文:先祖留下的遗命充满了哀愁,我清理了地上的苍苔,斟了一杯酒来祭奠。
  • 赏析:诗人通过祭祀先祖的行为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传承。
  • 第五首: 炎炎昔有者,寂寂今无上冢人。
  • 注释:曾经有过热闹的人群,现在寂静无人上山祭扫。
  • 译文:过去有热闹的人群,现在却寂静无声,没有人去祭拜祖先。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传统习俗的忽视,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思考和忧虑。

通过对《谒墓五首》的逐句分析,可以看出这组七言绝句不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还深刻描绘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景观。这些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深入研究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