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万里一禽微,翅短安能远奋飞。
帝放还山君有福,虏犹戍蜀我安归。

在宋朝诗人刘克庄笔下,《杜鹃问答二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祖国的深深眷恋。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1. 诗词原文
    云安万里一禽微,翅短安能远奋飞。
    帝放还山君有福,虏犹戍蜀我安归。

  2. 诗句翻译

  • “云安万里一禽微”:形容一只小小的鸟类,生活在遥远的南方。
  • “翅短安能远奋飞”:因为翅膀短小,无法展翅高飞。
  • “帝放还山君有福”:皇帝让鸟儿回到山林中,它将会获得幸福。
  • “虏犹戍蜀我安归”:敌人仍然戍守在蜀地,而我又能回到何处呢?
  1. 诗意赏析
  • 情感深沉:这首诗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
  • 意象生动:通过“翼短”、“归山”等词语,将鸟儿的形象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感人。
  • 意境深远:诗中的“帝放还山君有福”和“虏犹戍蜀我安归”,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现实。
  1. 关键词解释
  • 云安:指遥远的南方,也暗示了诗人的家乡或者某种特定的地理环境。
  • 翅短:形容鸟儿的翅膀短小,无法展翅高飞,象征着诗人自身的无奈和无力。
  • 归山:指回到山林之中,可能寓意着一种避世或隐居的生活态度。
  • 虏犹戍蜀:指敌人仍然戍守在蜀地,可能暗指战争尚未结束,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
  1. 历史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外敌的压力和内部的动荡不安。
  • 诗人刘克庄身处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杜鹃问答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这一古典诗词作品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