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万里一禽微,翅短安能远奋飞。
帝放还山君有福,虏犹戍蜀我安归。
在宋朝诗人刘克庄笔下,《杜鹃问答二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祖国的深深眷恋。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诗词原文:
云安万里一禽微,翅短安能远奋飞。
帝放还山君有福,虏犹戍蜀我安归。诗句翻译:
- “云安万里一禽微”:形容一只小小的鸟类,生活在遥远的南方。
- “翅短安能远奋飞”:因为翅膀短小,无法展翅高飞。
- “帝放还山君有福”:皇帝让鸟儿回到山林中,它将会获得幸福。
- “虏犹戍蜀我安归”:敌人仍然戍守在蜀地,而我又能回到何处呢?
- 诗意赏析:
- 情感深沉:这首诗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
- 意象生动:通过“翼短”、“归山”等词语,将鸟儿的形象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感人。
- 意境深远:诗中的“帝放还山君有福”和“虏犹戍蜀我安归”,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现实。
- 关键词解释:
- 云安:指遥远的南方,也暗示了诗人的家乡或者某种特定的地理环境。
- 翅短:形容鸟儿的翅膀短小,无法展翅高飞,象征着诗人自身的无奈和无力。
- 归山:指回到山林之中,可能寓意着一种避世或隐居的生活态度。
- 虏犹戍蜀:指敌人仍然戍守在蜀地,可能暗指战争尚未结束,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
- 历史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外敌的压力和内部的动荡不安。
- 诗人刘克庄身处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杜鹃问答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这一古典诗词作品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