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出勿令圭有玷,舌扪不及驷难追。
阮公托醉劝进表,庞老无名受禅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等,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再分析运用了什么手法和表达了什么感情。
(1)言出勿令圭有玷:言出不要玷污了美玉。圭是古代的一种礼器,这里比喻说话。
舌扪不及驷难追:舌头伸出去赶不上飞驰的马车。
阮公:指阮籍。传:传记。
(2)托醉劝进表:阮籍在酒醉之时,写了劝晋惠帝司马衷禅让给司马炎的上表。
庞老:指庞德公,庞德公曾隐居于南阳,不仕。
(3)无名受禅碑:庞德公没有名望而受到皇帝召见,为禅让之事撰写碑文。
【答案】
“言出勿令圭有玷”,意谓言辞一出,不要玷损玉一般的清白;“舌扪不及驷难追”,意谓舌头伸出去赶不上飞驰的马车,喻指说话要慎之又慎。两句用典,表明自己的言行不能有玷污。接着,以“阮公”自比,说自己虽无高官厚禄,但能保持清白,不受玷污,正如阮籍那样,虽然身居高位却能保持清正廉洁。“庞老”一句,暗用《晋书•隐逸传》中庞德公的故事,说他虽未显名扬姓,但却受到皇帝的召唤,为禅让之事撰写碑文。这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也是对友人的一种激励,表明自己虽无功名利禄,但仍能洁身自好,保持高风亮节。最后两句,写庞德公虽未显名扬姓却得到皇帝召见,为禅让之事撰写碑文,自己却仍保持着高洁的品格,不慕功名。全诗以自我解嘲的口吻表明自己虽无高官厚禄,但仍能保持清白,不受玷污,并以此勉励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