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披衣起,春深好事家。
非干眠警枕,自是惜名花。
培溉疏泉脉,攀翻带露葩。
看常先晓蝶,来未散晨鸦。
风恶为台避,晴烘著幕遮。
古人云昼短,莫待夕阳斜。

【注释】

竹溪:指竹溪直院。盛称:高度评价。起予草堂:指我起于草堂,即我为草堂写诗。善:好。暇日览之多有可恨:闲暇时翻阅多,觉得有遗憾。

清早披衣起,春深好事家。

清早起床披衣而出,春天来临,是喜欢花事的人的好时节。

非干眠警枕,自是惜名花。

不是因为怕被枕头惊醒才早起,而是珍惜美好的花朵。

培溉疏泉脉,攀翻带露葩。

浇灌着泉水的脉络,采摘着含露的鲜花。

看常先晓蝶,来未散晨鸦。

看到清晨的蝴蝶,听到早晨的乌鸦。

风恶为台避,晴烘著幕遮。

天气恶劣时,躲避在高处;晴天时,遮蔽住窗户。

古人云昼短,莫待夕阳斜。

古人说白天很短,不要等到傍晚才离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同赋一物——牡丹的即兴之作,也是对朋友的赞美和勉励。全诗以牡丹为题,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娇美动人,以及作者对它的珍爱之情。首联两句“清早披衣起,春深好事家”,写诗人早起观赏牡丹的情景。“清早”点出了牡丹盛开的时间;“披衣”写出了诗人观花时的急切心情。而“春深好事家”既写出春色宜人,又是对牡丹的喜爱之情的抒发。第二联两句“非干眠警枕,自是惜名花”,写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并非因为牡丹能让人安眠,而是因为它的美丽值得珍惜。第三联两句“培溉疏泉脉,攀翻带露葩”,则具体描写了牡丹的美态。“培溉疏泉脉”形容牡丹枝繁叶茂,根系发达,仿佛是在疏松的水渠中生长;“攀翻带露葩”则形象地描述了牡丹花瓣娇嫩欲滴,如带露珠一般晶莹剔透。第四联两句“看常先晓蝶,来未散晨鸦”,“看”字写出了作者观察仔细、入微的程度;“晓蝶”和“晨鸦”则是牡丹开放时最常见的昆虫,它们的到来为美丽的牡丹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最后两联“风恶为台避,晴烘著幕遮”写风雨天气牡丹的观赏情况;而“古人云昼短,莫待夕阳斜”则是对前文的升华。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而且通过对牡丹的描述,展示了牡丹的娇艳、美丽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美好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