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元礼登龙客,亦上昭王市骏台。
相与席间珠履说,此翁虽瞽有诗来。

注释:我曾在元礼的宴会上,也曾在昭王的市骏台登高远望。我们在一起喝酒,谈论的都是珠履之类的话题,尽管我双目失明,但我还能吟诗作对。

赏析:《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五月初八这一天创作的组诗,共有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首句“曾为元礼登龙客”,意指自己曾经像汉元帝时期被重用、任为郎中令的张禹一样,得到皇上的宠信。“登龙客”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原指商朝末年,因避汤火而隐居岩穴的人,后来泛指隐士或山野之人。这里指作者受到皇帝的重用,有志于仕进。

第二句“亦上昭王市骏台”,意指也像周昭王那样,登上了市集上的骏马台,希望以此获得好名声。昭王是指周昭王,他在位时,曾与南方的楚人发生冲突,结果战败。这里的“市骏台”指的是市集上卖骏马的地方。

第三句“相与席间珠履说”,意指在宴席上相互交谈,就像在珍珠堆积的鞋底上行走一样,形容场面的豪华和富贵。这一句中的“说”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达了作者在豪华场合中的愉悦心情,又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仍保持着清贫的本色,不慕荣利。

尾句“此翁虽瞽有诗来”,意指即使像我这样瞎了眼的老人,也能写出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慨。这一句中的“瞽”字指的是眼睛失明,用来形容作者的境遇;而“诗来”则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文人的素养和才情,能够创作出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