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不禁茅柴酒,寒添著木绵裘。
寄语斜川鱼鸟,先生改日来游。

【注释】

春日六言十二首: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春日景物来比喻诗人的心境。

六言:指《诗经》中的《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种草本植物)”,后来人们用“六言”代指诗。

十二首:指这首诗共有十二句,每句六个字,共七十二个字。

茅柴酒:一种用茅草、麦子等煮成的饮料。

木绵裘:一种用棉花和丝线制成的衣物。

寄语斜川鱼鸟:意思是告诉斜川的鱼鸟,我即将改日再来游赏。斜川,地名,在今四川彭山县南,因在江水斜流之处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以后所写的一首咏物诗。诗中通过写草堂周围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在成都定居后的心境。

诗的前四句写初到草堂时的情景。诗人来到草堂,觉得身体不适,只好借饮茅柴酒、穿木绵裘来抵御寒气。

后四句写与斜川的鱼鸟告别的情景。诗人想到自己即将离开草堂,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再来,于是对斜川的鱼鸟说:“你们好自为之,先生改日再来游览”。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在成都草堂定居后,暂时离开了他曾经居住过的草堂,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留恋成都草堂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渴望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因此,他只能借与斜川的鱼鸟告别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既有依恋,又有离别,既有怀念,又有惆怅。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杜甫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他在异乡生活的孤独寂寞之感。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成都草堂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