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怜翁老吾老,宁论子才不才。
皆云法当止矣,况于身要扶哉。
这是一首和黄彦华的诗。黄彦华在六言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与看法。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 似怜翁老吾老:诗人似乎同情老年人的处境,同时也怜悯自己的年岁已高。”翁老”指的是老人,”吾老”则指我年迈。
- 宁论子才不才:诗人宁愿讨论一个人是否有才华,也不讨论他是否有能力(或才能)。“子才”指的是某人的能力或才干。
- 皆云法当止矣:大家都认为法律应该到此为止。“皆云”表示大家都这么说,“法当止矣”意味着大家认为法律已经达到了应有的界限。
- 况于身要扶哉:何况身体还要依靠扶持。“况于”表示况且,“身要扶哉”意味着身体需要被照顾和扶持。
译文:
你如同一位老人,我也如同一位老人。
我们何必去讨论你的才智和能力?
大家都觉得法律已经到达了它的极限。
但身体还需要我们的扶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是对自己年迈的无奈。诗人通过与黄彦华的对比,强调了自己的年龄感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即人们往往只关注个人的能力和才华,而忽视了人的整体需求,包括身体和精神的需要。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