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未渠尖,花草有矜色。
酴醾会倾城,牡丹欲倾国。

注释:

和、峦、二子:作者的兄弟。寒食: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辰。

少天色:春意渐浓。

未渠尖:春风尚未到达。

花草有矜色:花朵盛开,娇艳欲滴。

酴醾(túlí):又名“百和”,是一种花卉名。

倾城:倾倒了城市。倾国:倾倒了国家。

赏析:

《和峦嶅二子寒食少天色》是北宋文学家苏舜钦的作品。此诗写景,以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表达诗人的情怀。全诗语言简练明净,意境开阔。

首联“未渠尖”三字起得极好。“渠”,通“渠”,沟渠的意思。这三个字写出了春风尚未吹到山脚下时的景象,也点出了时间正是早春时节。“未渠尖”与“少天色”相照应,既写出了时间的早春,又暗示出寒食节将至,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颔联“花草有矜色”三句,用拟人的手法,把花写得栩栩如生,生动可爱。这里,诗人把春天比作一个爱美的女子,她对花草充满了怜爱之情,使花草也显得更加美丽动人。“矜色”二字,更突出了女子对花草的特殊情感。同时,这也表明了春天的到来,使得花草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颈联“酴醾会倾城”一句,更是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酴醾是一种花卉,它盛开时,满树鲜花,犹如一座座小山,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而牡丹则被誉为国色天香,它的花朵大而艳丽,足以倾倒世人。这两个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尾联“牡丹欲倾国”一句,更是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推向了高潮。这里的“倾国”一词,不仅形容了花儿的美丽,还暗含了诗人对于春天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净,意境开阔,既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又有豪放的气势展现。诗人善于运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春天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