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变物华,春意日堪嘉。
霁色初含柳,馀寒尚勒花。
风丝飞荡漾,林鸟哢交加。
独有无悰者,谁知老可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性最强,有许多灵活的地方,有时甚至需要在诗词的原意上作出调整。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考生在分析时要结合诗句进行,注意诗句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要抓住形象和语言方面的信息。
初春
新年变物华,春意日堪嘉。
霁色初含柳,馀寒尚勒花。
风丝飞荡漾,林鸟哢交加。
独有无悰者,谁知老可嗟。
注释:
①新年变物华:新年到来万物都变得繁茂美丽。物华,指春天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景象。②嘉:美好。③霁色:雨后天晴时的阳光照射下的景色。④勒:约束,牵制。⑤风丝:风吹过树梢飘散开来的样子。⑥无悰:没有兴趣。⑦“谁”:作者自谓。⑧嗟:叹息。赏析:
《初春》是唐代诗人王湾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此诗写初春景色之美,抒发了诗人的惜时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意境优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前六句描写早春之景,后两句抒发自己年老多事之慨。
第一句“新年变物华”,点明时间是新年伊始。“物华”指万物皆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第二句“春意日堪嘉”。春天的景色十分宜人。“堪嘉”是“堪比”“可以比得上”的意思,即“好”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这句与第一句相呼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初春图景。
第三句“霁色初含柳”,描绘出了雨后的美景。“霁”是“雨止天晴”的意思。这里的“霁色”指的是雨后的晴天,“初含柳”则是说柳树刚刚被雨水滋润过,还留有一丝湿润。
第四句“馀寒尚勒花”,“勒”是“约束”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寒冷还没有完全消散。这句描绘出早春时节的天气特点,以及大自然的变化。
第五至七句“风丝飞荡漾”,“林鸟哢交加”,“无悰者”,都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其中“林鸟哢交加”描绘出鸟儿欢快地鸣叫的场景,而“无悰者”则是说没有人能理解这种喜悦的情感。
最后一句“谁知老可嗟”,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慨。“嗟”在这里是叹息的意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