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沙碛已冰霜,飞过江南木叶黄。
水阔天低云暗澹,朔风吹起自成行。
【注释】:
雁来时——指候鸟北来。沙碛:沙漠。已冰霜:指沙漠上已有积雪。飞过江南木叶黄——大雁飞过了江南,树叶已经泛黄了。水阔天低云暗澹——水面宽阔、天空低沉,云雾暗淡,天色昏暗。朔风——北方吹来的冷风。行——行列。
赏析:
这是一首写候鸟南飞的古诗。诗中的“雁”是候鸟的一种,每年秋天都会从北方飞往南方。诗人通过观察候鸟飞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界和生命现象的思考与感悟。
首句“雁来时沙碛已冰霜”,描述了候乌来临之前沙漠上已经结了冰霜的景象。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沙漠上的冰霜覆盖着地面,显得格外寂静而美丽。这里的“已冰霜”不仅仅是描述天气的变化,还暗示了候鸟的到来给这片沙漠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次句“飞过江南木叶黄”,描写了大雁飞过江南地区,树叶变黄的美丽景象。这句诗通过对候鸟飞行过程中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第三句“水阔天低云暗澹,朔风吹起自成行”,进一步描绘了候鸟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环境变化。这里,诗人将天空与水面的广阔以及乌云的阴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动感的画面。而“朔风吹起自成行”,则生动地表现了候鸟飞翔的轻盈和自由。这句诗不仅展示了候鸟飞翔时的优美姿态,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候鸟飞行的过程,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生命的顽强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生命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