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荧荧。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中秋不见月问客》。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中秋不见月问客
  2. 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荧荧。
  3.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详细解释:

  1. 中秋不见月问客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月亮是这个节日的重要象征之一。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看到圆月,他转而去询问朋友。这里的“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日,即中秋节;“月”是指明亮的月亮;“问客”则表明诗人在向朋友发问。

  2. 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荧荧。
    这里的“玉蟾”指的是月亮,而“寒皎皎”则是形容月亮在寒冷天气下明亮洁白的样子。“银烛”则可能是指蜡烛,因为银质的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出微弱的光线。“乱荧荧”形容蜡烛燃烧时的闪烁不定。所以整句诗的意思是,与那明亮洁白的月亮相比,蜡烛发出的微弱光芒显得杂乱无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对蜡烛的不屑。

  3.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桂魄”指的是月亮中的嫦娥,因为传说嫦娥住在月宫,所以这里用“桂魄”代指月亮。“紫石屏”是一种装饰华丽的屏风,通常出现在古代文人士大夫家中。这句诗的意思是,不知道月亮中的嫦娥现在在哪里,但她应该就在我家那扇华丽的紫石屏风上。这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怀念和对家的温馨之情。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将月亮与银烛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月亮的敬仰以及对于家庭温暖环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