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到溪上,移杖即行吟。
问麦雨多少,探梅春浅深。
古屏今日景,修竹旧时阴。
畴昔同游者,遗踪何处寻。
【注释】
- 屏上:屏风上。黄伯高兄弟:诗人的朋友。
- 扁舟:小船。
- 移杖:拄着拐杖。
- 问:询问。
- 麦雨:麦子成熟的雨,这里指初夏的雨水。
- 探梅:观赏梅花。
- 修竹:长而直的竹子,这里代指竹林。
- 畴昔同游者:过去一起游览的人。
- 遗踪:消失的痕迹,这里指故人或友人离去后留下的足迹踪迹。
【赏析】
此诗写与朋友离别后的怀念之情。
首联写自己乘船来到溪边,拄着手杖即在舟中吟诵。这两句点明怀友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诗人乘坐小船来到溪边,拄着手杖便在船上吟诵诗句。“移杖”表明诗人已经走到岸边,开始步行。“行吟”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行走时的情态。
颔联写诗人来到溪边,询问麦子熟了多少,探问梅花开得深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赞美。诗人来到溪边,询问麦子熟了多少,探问梅花开得深浅。这里的“多少”和“浅深”都是用来形容春天景色的,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颈联写诗人来到溪边的古屏前,看到修竹依然茂盛,仿佛旧日的同游者仍在其中徜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来到溪边的古屏前,看到修竹依然茂盛,仿佛旧日的同游者仍在其中徜徉。诗人站在古屏前,感慨岁月流转,昔日的朋友已经离他而去,只留下这些修竹在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
尾联写诗人站在桥上远望,寻找那些已经消失的故人或友人的踪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或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站在桥上远望,寻找那些已经消失的故人或友人的踪迹。这里的“何处寻”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或友人的无尽思念和牵挂。
【译文】
坐在屏风前想念老朋友黄伯高兄弟,
小舟荡漾到溪岸,我拄着拐杖就唱起歌来。
打听一下麦子熟了多少,看看梅花开得如何?
溪边的老树今天还是那样苍翠,竹林里却已不见故人的踪影。
那些和我一起游玩的朋友们,他们的踪迹现在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