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晴收尽四山云,天与黄堂作好春。
西楚东吴献风月,南楼北榭拥星辰。
扶持入郭观灯叟,歌舞拦街醉酒人。
此是太平真气象,今年第一个良辰。
【译文】
晴空万里,四山的云雾都收尽了,天与黄堂作好春。
西楚东吴献风月,南楼北榭拥星辰。
扶持入郭观灯叟,歌舞拦街醉酒人。
此是太平真气象,今年第一个良辰。
【注释】
汪给事:汪元量。
鄂渚:今湖北武昌,古称鄂州。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江夏:古郡名,今属武汉市,位于长江北岸。
黄堂:皇宫正殿,这里指皇宫。
西楚:古地名,在今湖北省西南地区。
东吴:古地名,在今江苏、浙江一带。
南楼北榭:泛指宫殿中的楼台亭阁。
郭:外城,指京城。
灯叟:观赏灯会的老人或小孩。
拦街:在大街小巷游行表演。
醉人:酒醉的人。
太平真气象:指国泰民安,政治清明的景象。
【赏析】
《元宵》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在元宵佳节时看到的一派太平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景:”一晴收尽四山云,天与黄堂作好春。” 意思是晴朗的天空使四周围的山峦都隐没于云海之中,天空像皇宫一样把春天装点得格外美好。这两句话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社会现象:”西楚东吴献风月,南楼北榭拥星辰。” 描绘了人们在元宵节期间欢聚一堂,庆祝佳节的情景。这里的“献风月”指的是赏灯,而“拥星辰”则是形容人们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这两句话通过对节日活动的描绘,反映了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欢乐气氛。
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节日中的人们:
“扶持入郭观灯叟,歌舞拦街醉酒人。” 描述了一群老年人手挽着手,一起欣赏灯会,还有那些喝醉了酒的人们在街上唱歌跳舞。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节日的热烈气氛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节日氛围的总结和赞美:”此是太平真气象,今年第一个良辰。”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繁荣景象的赞美,以及对这个特殊时刻的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在元宵佳节这个特别的时刻所感受到的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