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功名谓立成,壮年漂荡已心惊。
正平只合依文举,元亮何妨慕孔明。
墓上征西真底用,生前杯酒未宜轻。
田园待足何时足,归赴空山猿鹤盟。

【注释】

少日功名:少年时立下的功名事业。

漂荡:漂泊不定,四处游荡,这里指宦游无定。心惊:心神不安。

正平:指王允,字子衡,汉末人,曾为侍中、司隶校尉,后任司徒,以正直闻名。

文举:指司马徽,字德操,汉末人,曾任太仆、光禄大夫,以清高著称。

慕孔明:指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国丞相,以忠臣、贤相、智将并称。

墓上征西:指司马懿的墓前有“魏晋八王之乱”等石刻,是因他生前曾参与过这场混战而得名。真底用:实际上无用。

生前杯酒未宜轻:指生前饮酒不应过于沉溺和放纵,这里指不能因酒误事。

田园待足:指要等到田园足够才能安心养老。何时足:什么时候能知足。

猿鹤盟:指与自然合一的隐逸生活。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仕宦生涯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了他晚年归隐的愿望。

第一联:“少日功名谓立成,壮年漂荡已心惊。”“少日功名”,年轻时立志建立功勋;“壮年漂荡”,“壮年”,中年,意即壮年时期,这里指中年以后。“已心惊”,感到心神不宁。“功成名就”是人们的理想目标,但诗人却认为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可能一生都难以达到。

第二联:“正平只合依文举,元亮何妨慕孔明。”“正平”指王允,字子衡,汉末人,曾任侍中、司隶校尉,后任司徒,以正直闻名。“文举”指司马徽,字德操,汉末人,曾任太仆、光禄大夫,以清高著称。“元亮”指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国丞相,以忠臣、贤相、智将并称。“何妨”,不妨。“慕孔明”,意为可以效仿诸葛亮那样,做一个忠诚的臣子。

第三联:“墓上征西真底用,生前杯酒未宜轻。”“墓上征西”,指司马懿的墓前有“魏晋八王之乱”等石刻,是因他生前曾参与过这场混战而得名。“真底用”,实际上无用。“生前杯酒”,指生前饮酒不应过于沉溺和放纵。“未宜轻”,这里表示应该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行。

第四联:“田园待足何时足,归赴空山猿鹤盟。”“田园待足”,意即要等到田园足够才能安心养老。“猿鹤盟”,指的是与自然合一的隐逸生活。这里表达的是诗人晚年归隐的愿望。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