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护心城,养生戒眉斧。
静知世味薄,老惬野僧语。
散步给孤园,邀我会心侣。
尘清不眯眼,境静可冰暑。
莲社宗远公,竹溪仰巢父。
此道不异世,今人岂愧古。
当念贫时交,重勿弃如土。
广寿寺
学道护心城,养生戒眉斧。
静知世味薄,老惬野僧语。
散步给孤园,邀我会心侣。
尘清不眯眼,境静可冰暑。
莲社宗远公,竹溪仰巢父。
此道不异世,今人岂愧古。
当念贫时交,重勿弃如土。
注释:
- 学道护心城:指修行保护内心,如同守护城池一般重要。
- 养生戒眉斧:保养身体,远离不必要的烦恼,就像使用斧子砍去多余的眉毛一样。
- 静知世味薄:通过静心了解世间的繁华浮华都是短暂和浅薄的。
- 老惬野僧语:年老时喜欢听野僧的话语,这些话语往往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 散步给孤园,邀我会心侣:在孤独的园林中散步,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心得。
- 尘清不眯眼:尘世清净时眼睛不会模糊,形容心境清澈无暇。
- 境静可冰暑:环境宁静可以使人感到清凉舒适,如同夏天的凉爽。
- 莲社宗远公:以莲花为象征的宗教团体或修行者群体。
- 竹溪仰巢父:模仿古人的生活态度,在竹林溪边生活,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
- 此道不异世:这种修行之道并不局限于世俗时间,超越时空存在。
- 今人岂愧古:现代人难道不应该对古代的智者表示敬意吗?
- 当念贫时交:应当记住与贫穷时期的朋友之间的友情。
- 重勿弃如土:不要因为物质利益而忘记了朋友的情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淡泊名利的生活画卷,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土的向往和实践。诗中的“学道护心城”和“养生戒眉斧”,体现了一种内心的修炼和外在行为的节制,旨在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清净。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体悟,表达了对于简朴、自然生活方式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古代修行者的敬仰,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界限的精神追求。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人际情感的重视,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深厚情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