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谈笑接诸公,归老身心著苦空。
往事少能陪晤语,新诗时喜挹清风。
形骸摩诘羸偏健,笔札西台晚更工。
笑我壮年常苦病,异时何以作衰翁。
【注释】
①李简夫:作者的朋友。司封:官名,即尚书省右司郎中。
②摩诘:唐代画家王维字摩诘。羸:瘦弱。偏健:身体强壮。
③西台:指御史台。晚更工:后来更加熟练。
④作衰翁:成为衰老的老头。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友之作。诗人与李简夫相交多年,情深意厚,故有“平生谈笑接诸公”之句。但诗人晚年却“归老身心著苦空”,这在《送郑十八应举》中也有类似的描写,可见人生多难,世事无常,这是人之常情。然而,诗人并不因年岁已高而感到悲哀,相反,他却“时喜挹清风”。他喜欢写诗,因为写诗能给他带来精神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
“形骸摩诘羸偏健,笔札西台晚更工。”这是对李简夫的赞美。诗人称赞他的身材虽然消瘦,但却显得格外强健;称赞他的文笔,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更加娴熟精工了。
“笑我壮年常苦病,异时何以作衰翁。”这是对自己处境的感叹。诗人感叹自己年轻的时候常患病痛,现在已是老年,恐怕也难以避免这种命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它既是一首赠友之作,也是一首自抒胸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