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风物汉唐馀,天作溪山养退居。
盈尺好花扶几杖,拂天修竹倚庭除。
白头伴侣谁犹健,率意壶飧久已疏。
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
【注释】
三首:此指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一诗。
西都:即长安,今西安。
天作溪山养退居:天意安排溪山作为我的退居之地。语出陶潜《归去来辞》。
盈尺好花扶几杖:盈尺(一尺)好花扶着几杖。盈尺,一尺,这里形容花小而多。扶几杖,靠着几案。扶,持、靠。
拂天修竹倚庭除:拂天,长条直上;修竹,竹子挺拔有节。庭除,庭院。
白头伴侣谁犹健:白发老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健康。
率意壶飧久已疏:任意地喝着酒,已经很长时间了。率意,随意。壶飧,壶中盛放的饭食。
我欲试求三亩宅:我还想试着找一个三亩大小的住宅。三亩宅,古代以一亩当于今日之十平方丈计,则三亩为二千五百平方丈,合现代一公顷。
从公:跟随你。
它日赋归欤:有一天,我们再一起来吟咏这首诗吧。欤,语气词,无实义。
【赏析】这是一首送文太师致仕还洛的七绝,表达了诗人对文太师晚年退居生活的祝愿与期许。
全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前四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写文太师在西都长安的生活环境。第二层后五句写自己与太师共度晚年的愿望,最后一句表达希望早日实现的愿望。第三层是尾联,用典,点明主题。
开头四句写文太师退居后的生活环境。“西都风物汉唐馀”,西都长安,地处关中,自古就是帝王建都之地。汉唐时期,这里是古都长安,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诗人说:“天作溪山养退居。”意思是说,这里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是退隐的好地方。这里既有汉唐遗留下来的风物,又有大自然的优美景色。
下面四句写文太师退居后的悠闲生活。“盈尺好花扶几杖,拂天修竹倚庭除。”“盈尺好花”,形容花很小巧玲珑。“扶几杖”,拄着拐杖,表示行动不便。“拂天修竹”,形容竹子很高大、挺拔。“庭除”,庭院里的空地。这四句描写文太师在院子里闲庭信步的情景。“白头伴侣谁犹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和文太师一起老了,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健康呢?这里的“白头”指的是自己和文太师都已到了老年。
下面六句是抒发自己的情怀。“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我欲试求”,意思是说我想找个地方住下来。“它日”,指将来的日子,表示期待。“赋归欤”出自《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意思是说:“小时候的宴席,欢乐和谐,誓言坚定。可是后来却背信弃义,不再想当初的誓言。开始的时候总是能够坚持到底的,但很少有能始终如一的。……”这里用来表明自己的决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还想找一处三亩大小的宅院来住下来,等到那一天我们再来一起吟诵这首诗。
尾联是诗人的祝愿之情。“三亩宅”是指一块土地,这里指一块住宅用地。“从公”,跟随你。意思是说:希望你早日实现这个愿望。“它日”指将来的某一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将来的一天,我们再来一起吟诵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赞美文太师退居生活的优美环境以及自己的愿望,体现了作者对文太师晚年生活的祝愿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