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馀青,从横未须束。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湖桥
译文注释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通过描绘湖桥的美景及其周围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赞美。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翻译及赏析:
- 离披寒露下
- 离披:形容树叶稀疏,不密集。
- 寒露: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此时天气寒冷,植物开始枯萎。
- 描述:树叶在秋日的寒露中逐渐稀疏,展现出一种凋零的美。
- 萧索微风触
- 萧索:形容萧条冷落的氛围。
- 微风:轻微的风。
- 描述:微风轻拂,吹动着萧索的气息,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 摧折有馀青
- 摧折:形容被外力破坏或折断。
- 有馀青:形容树木的绿色尚未完全消失。
- 描述:虽然经历了风雨的摧残,但树木依旧保持了青翠的颜色,给人以希望。
- 从横未须束
- 从横:形容树冠的形状不规则。
- 未须束:表示不需要用绳索或其他物体来捆绑。
- 描述:尽管树冠的形状不规则,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它显得格外壮观。
- 赏析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湖桥周围的自然环境,通过对树叶、微风、树木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顽强与美丽的赞美之情。
- 诗歌采用了平实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体验,容易引起共鸣。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摧折”和“未须束”,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动态美。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湖桥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文学和审美情趣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