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然涧下松,不愿世雕刻。
斧斤百夫手,牵挽千牛力。
断成华屋柱,加以缀衣饰。
人心喜相贺,松心终自惜。
【注释】
苍然:苍翠的样子。
松:松树。
雕刻:加工。
斧斤:斧头,这里指伐木的工具。百夫:百人。手:人手。
千牛:千名劳力。牵挽:拉。牛。
华屋柱:华丽的房屋的柱子。
缀衣饰:缝制衣服装饰。
人心喜相贺:人们喜欢相互庆贺。
松心:松树的内层,这里指松树的心。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松树在被砍削、制作成房梁和衣饰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不屈的精神,赞美了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精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爱护之情。
首联“苍然涧下松,不愿世雕刻”,开篇便点出松树生长在深山中,苍翠而高洁,与世俗的雕琢毫不相干,表现出松树的刚直不阿。
颔联“斧斤百夫手,牵挽千牛力”进一步描写松树在自然界中的坚韧形象。斧斤是伐木的工具,百夫手则表示伐木的劳力,千牛则是更强大的力量。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松树的坚韧不拔。
颈联“断成华屋柱,加以缀衣饰”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松树的形象。将松树的树干折断,用来做华丽的房子的柱子;再将松枝编成衣裳的装饰。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松树的坚韧,也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人心喜相贺,松心终自惜”,则是全诗的总结。尽管松树在人们的眼中只是一件无用的东西,但诗人却看到了它内在的价值。人们之所以庆祝松树被砍削,是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木材和装饰品。而松树自己却始终爱惜着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诗人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也传达出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即只有坚持自己的原则,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