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远在江汉,万里时寄声音。
闻道禅心寂寞,未废诗人苦吟。

【注释】: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回答文与可的六言诗。文与可是苏辙之弟,善画竹,有《墨竹赋》。苏轼在徐州时,曾作《竹枝词》赠之。“六言”指六言诗,一种形式自由、不拘韵律的诗歌。《答文与可书》:“子由近作小词,虽协音律,而诗意不深。”

故人远在江汉,万里时寄声音:老朋友啊,你如今远在长江之南、汉水之北,相隔万里,时常寄来书信,询问我的近况和生活。

闻道禅心寂寞,未废诗人苦吟:听说你虽然身居山林修行,内心却十分寂寞,但你没有放弃作为文人的苦吟精神。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徐州(今属江苏)任太守期间,对弟苏辙的一封信中所写的诗。信中谈到了文与可画竹的事,并说:“子由近作小词,虽协音律,而诗意不深。”于是苏轼就写了这首《答文与可书》给文与可看。诗中以“故人”自指,说自己与文与可虽然分别在江湖各地,但时时思念,彼此问候,体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诗中还称赞了文与可的为人,说他虽然身处山林,但并不寂寞;也赞扬了文与可的为人,说他虽然身为僧人,但并没有放弃作为文人的苦吟精神。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文与可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是苏轼在徐州(今属江苏)任太守期间,对弟苏辙的一封信中所写的诗。信中谈到了文与可画竹的事,并说:“子由近作小词,虽协音律,而诗意不深。”于是苏轼就写了这首《答文与可书》给文与可看。诗中以“故人”自指,说自己与文与可虽然分别在江湖各地,但时时思念,彼此问候,体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诗中还称赞了文与可的为人,说他虽然身处山林,但并不寂寞;也赞扬了文与可的为人,说他虽然身为僧人,但并没有放弃作为文人的苦吟精神。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文与可的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