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释】
除夜:古代农历年末的最后一天。野宿:野外过夜。常州:古地名,今属江苏,位于长江下游。
两堪悲:既感到悲伤又感到可悲哀。
远火低星:远处的火光和低垂的星星。渐向微:逐渐变弱。
病眼:有病的眼睛。守岁:守岁是旧历年末时祭祀、祭祖、饮宴等习俗的总称。
重衾:厚厚的被子。脚冷:脚感觉冷。
感:感到。发稀:头发稀疏。
残灯:残存的灯火。
孤舟:孤独的小船。一夜:一晚上。许相依:希望相互依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除夕之夜,在常州城外野外过夜时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独自在外漂泊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行走于野外,唱着歌曲,哭泣着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远处的火光和低垂的星星逐渐变得微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无比悲凉,也增加了他对于即将结束的一年的感慨。
颔联“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表达了诗人由于生病而无法安眠,只能在夜晚守护年尾的无奈情绪。家乡的乡音没有陪伴着他度过这个时刻,让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思乡之情。这种情感让诗人深感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
颈联“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里,被厚重的被子覆盖着,感觉到脚上冰冷的感觉。同时,他也感受到头发的稀少,这让他更加体会到生命的易逝和岁月的无情。这种感受使得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也更加渴望与家乡的联系。
尾联“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则是表达了感谢残破但温暖的灯火不嫌弃一个流浪者,愿意与他共度难关,并表示愿意在他的孤单旅途中陪伴他,让他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这种情感让诗人深感人间的美好和善良,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期待。
整首诗以诗人的情感为主线,通过对除夕之夜的场景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