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归应为负花期,已见成阴结子时。
与物寡情怜我老,遣春无恨赖君诗。
玉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
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
【注释】
- 常润:指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字微之,曾官监察御史。2. 周令作诗见寄:周令即周必大,字子充,绍兴进士,曾任右丞相,有《玉楼春·杭州牡丹开时》词。3. 次其韵:按原韵写一首诗。4. 复次一首送赴阙:《宋史·文苑传》:“苏轼、黄庭坚皆以文学进,庭坚为翰林学士,每除书下,辄召试,既而除官,乃就除书以诗谢,谓之‘谢表’。”5. 玉台:借指女子。6. 金缕:用金线缀衣饰。7. 樊迟:春秋时期人名。8. 老圃:指种地的老人。
【译文】
你羞于回到故乡去侍奉母亲,是因为你担心辜负了牡丹花开的季节。已经长成枝叶茂盛的样子,结出果实的时候也到了。和花相比,你与花的感情太少,所以感到怜惜;春天来临了,没有怨恨,因为你得到了诗人的赠诗。你没有见到我写的《玉楼春》词,却能在醉后高歌,唱着《金缕衣》。从此我们年年都能相见,我想向你学习种植蔬菜,就像向樊迟请教种田一样。
【赏析】
此词是一首答谢友人周必大的赠诗之作。作者在杭州为官期间,友人周必大曾来杭州看望他,两人感情很深。周必大离去后,作者作此词相赠,并请他在杭州的朋友再写一首以慰其心。
上阕起首两句写自己愧对友人。“羞归应为负花期”,意谓自己因未能及时归去而辜负了赏花的良辰美景。“已见成阴结子时”,意谓自己已经长得枝繁叶茂、结出果实的时候了。这两句中,“负”、“成”二字都含有“对不起”的意思;“花”字是“我”,指自己;“阴”、“子”二字都是实指。“与物寡情怜我老”,意谓因为自己与万物相比太缺乏情感,才觉得衰老了。这一句中,“与物”指人;“寡”字意谓少;“情”指情感;“怜”指同情;“我老”指自己老了。这两句中的关键词语都是作者的自谦之词。
下阕写友人对自己的关心与安慰,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遣春无恨赖君诗”,意即因为得到友人的赠诗,才没有怨恨春天过去。“玉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意谓由于不能见到友人饮酒唱歌的情景,只能空自惋惜。“玉台”借指宴会场所;“朝酣酒”指宴会上畅饮美酒;“朝”同“朝宴”,“酣”指畅饮。“金缕犹歌空折枝”,意谓听到朋友唱《金缕衣》,也只能徒然感叹而已。这一句中,“金缕”指《金缕衣》曲;“折枝”指歌舞。
结尾二句表达自己的愿望。“从此年年定相见”,意谓从此以后我们年年都要相聚。“欲师老圃问樊迟”,意谓我想向种菜的老农学习种植技术。“师”指拜师学习;“老圃”指种菜的老农;“樊迟”指孔子的学生樊迟,这里用作人名。这两句中,“定”字表示肯定的意思;“老圃”指种菜的人;“师”指学习;“樊迟”指孔子的学生,这里用作人名,用作比喻。
这首词是一首酬答诗的和作,全词以感谢为主旨,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