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滞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孙。
题诗寄远方挥翰,扶杖登高独出门。
柳色忍看成感叹,花前归思自飞翻。
浮阳披冻虽才弄,已觉春工漏一元。

【注释】

  1. 雅安:今四川雅安,古称“汉源”,为蜀中重镇。
  2. 次旧韵二首:诗人在雅安停留,用原题《人日滞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孙。》作诗,并分上下两节。下节以《题诗寄远方挥翰,扶杖登高独出门。》作标题。
  3. 定知:一定知道。
  4. 芳草怨王孙:王孙,贵族子弟,这里指游子。芳草怨,形容芳草被风吹得乱摆的样子。这句意思是说,看到这随风飘摆的芳草,就会想到自己像王孙一样在外漂泊的人,一定会感到悲伤。
  5. 题诗寄远方:在异地他乡写一首诗寄给远方的朋友。
  6. 挥翰:挥笔写字。挥翰是古人书写诗文时的一种动作。
  7. 扶杖:拿着手杖。
  8. 柳色忍看成叹息:不忍心看柳树的颜色变化,因此发出叹息。
  9. 花前归思自飞翻:看到花儿前,想起家乡的事情,心情就变得复杂起来。飞翻,这里指心情复杂、纷乱。
  10. 浮阳披冻虽才弄:即使天气寒冷,也要努力做事。浮阳,即浮云,喻指天暖了。
  11. 漏一元:指天快亮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人日节后所作。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一,古代习俗,这一天要进行祭祀活动,以示敬神。
    此诗首联点明题目中的“人日”二字,表明诗人是在过完人日后,滞留在江上村。而此时正是芳草飘摇的季节,诗人不禁感慨起自己的远行之苦,于是写下了“定知芳草怨王孙”一句。这里的芳草,不仅指的是眼前的春草,更是诗人心中的一种寄托和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又回到了现实。他在江上村停留期间,曾写下了一首寄给远方朋友的诗,并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然而如今,诗人却不得不独自一人登上江边的小山,望着那片柳色黯然的景色,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莫名的伤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忍看成感叹”。
    最后两句,诗人将视野转向了远方。他看到天空中浮云逐渐散去,阳光开始洒向大地。虽然天气已经转晴,但诗人的心情却仍然难以平静。他想到了家乡,想起了那些与家人团聚的时刻,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种情绪就像是春天里那飞舞的柳絮一般,让人难以捉摸。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