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轻步稳去忘归,四柱亭前野彴微。
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注释】
和文:作者的朋友,字与可。洋川:在今四川眉山市东。亭前野路:指桥下的溪水旁的小路。
忽:猛然。悟:领会,理解。过溪:涉水过溪。一笑:笑语,嬉笑。翠衣:浅绿的衣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首句“身轻步稳去忘归”,点出作诗的地点是作者的友人与可的洋川园池,次句“四柱亭前野路微”是具体描写。三、四两句“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是全篇之眼。它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诗人忽有所悟,从亭前野路上走过,看见溪水中的水禽惊起,纷纷飞上天空,落在岸上的翠绿羽毛上。
此诗以“忘归”二字开篇,便给人以空灵、闲适之感。而“忽悟”二字又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诗人身上。“过溪”本是平平常常的事情,诗人却在其中发现了情趣。他不仅没有被流水吓倒,而且还从流水的欢腾声中听出了它的欢乐。“一笑”,是诗人对溪水的理解。溪水流得快,水禽来不及游动,就扑扑地落入水面,激起一片水花,发出一阵阵笑声。这种声音,就是溪水的“笑语”。这两句诗虽然只是写溪水的动态,但它却活现出一个欢快自由的世界,使读者仿佛也听到了溪水的声音和水禽的欢笑声。
最后一句“水禽惊落翠毛衣”,是诗人的联想。水禽惊落翠羽,是溪水欢快的表现,那么,是谁把溪水的欢乐带给了水禽呢?当然是那架架亭台、一座座小桥、一条条小溪。这些小桥小溪,像一座座绿色的屏风,把溪流装扮得分外妖娆。它们给溪水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为水禽增添了色彩。所以诗人说:“翠毛衣”是溪水给水禽带来的礼物。
这首诗写景清新明丽,充满生活气息,语言明白流畅,形象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