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槁形骸惟见耳,凋残鬓发只留须。
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
注释:
枯槁的身躯只剩下耳朵和胡须,凋残的鬓发只有胡须。
平生最大的气节就是今天灰心丧气时才显现出来。
赏析:
首二句用夸张手法,形容自己年老体衰,仅剩耳鼻须发。“惟见”即“只有”,突出了诗人的悲凉之情。“凋残”指衰老,“鬓发”是头发,“留须”是留长胡子。三、四句说平生大节可作此喻,可见其对人生失望,对世事不公之感慨。“堪为底”即“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枯槁形骸惟见耳,凋残鬓发只留须。
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
注释:
枯槁的身躯只剩下耳朵和胡须,凋残的鬓发只有胡须。
平生最大的气节就是今天灰心丧气时才显现出来。
赏析:
首二句用夸张手法,形容自己年老体衰,仅剩耳鼻须发。“惟见”即“只有”,突出了诗人的悲凉之情。“凋残”指衰老,“鬓发”是头发,“留须”是留长胡子。三、四句说平生大节可作此喻,可见其对人生失望,对世事不公之感慨。“堪为底”即“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诏黄新湿字如鸦出自《和董传留别》,诏黄新湿字如鸦的作者是:苏轼。 诏黄新湿字如鸦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诏黄新湿字如鸦的释义是:诏黄新湿字如鸦:指刚写好的诏书,纸面湿润,字迹像乌鸦的羽毛一样乌黑而清晰。 诏黄新湿字如鸦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诏黄新湿字如鸦的拼音读音是:zhào huáng xīn shī zì rú yā。 诏黄新湿字如鸦是《和董传留别》的第8句。
得意犹堪夸世俗出自《和董传留别》,得意犹堪夸世俗的作者是:苏轼。 得意犹堪夸世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得意犹堪夸世俗的释义是:得意犹堪夸世俗:意指自己取得的成功和成就,足以在世人面前夸耀。 得意犹堪夸世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得意犹堪夸世俗的拼音读音是:dé yì yóu kān kuā shì sú。 得意犹堪夸世俗是《和董传留别》的第7句。
眼乱行看择婿车出自《和董传留别》,眼乱行看择婿车的作者是:苏轼。 眼乱行看择婿车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眼乱行看择婿车的释义是:眼乱行看择婿车:形容女子看到众多求婚者乘坐的车队时,眼前景象纷乱,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女婿。 眼乱行看择婿车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眼乱行看择婿车的拼音读音是:yǎn luàn xíng kàn zé xù chē。
囊空不办寻春马出自《和董传留别》,囊空不办寻春马的作者是:苏轼。 囊空不办寻春马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囊空不办寻春马的释义是:囊空不办寻春马:形容自己囊中羞涩,没有钱购买马匹去游玩春天。 囊空不办寻春马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囊空不办寻春马的拼音读音是:náng kōng bù bàn xún chūn mǎ。 囊空不办寻春马是《和董传留别》的第5句。
强随举子踏槐花出自《和董传留别》,强随举子踏槐花的作者是:苏轼。 强随举子踏槐花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强随举子踏槐花的释义是:“强随举子踏槐花”意味着勉强随着科举考试的学子们去欣赏槐花。在这里,“强随”表示无奈或勉强的跟随,“举子”指的是科举考试的考生,“踏槐花”则是指春日踏青,欣赏盛开的花朵。整句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学子们赶考生活的一种无奈感慨。 强随举子踏槐花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
厌伴老儒烹瓠叶出自《和董传留别》,厌伴老儒烹瓠叶的作者是:苏轼。 厌伴老儒烹瓠叶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厌伴老儒烹瓠叶的释义是:厌伴老儒烹瓠叶:不喜欢和老儒一起煮葫芦叶子吃。这里的“老儒”指的是年老的读书人,“烹瓠叶”是指用葫芦叶子烹饪食物。整句表达了诗人不愿与老儒同食简陋食物的厌烦情绪。 厌伴老儒烹瓠叶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厌伴老儒烹瓠叶的拼音读音是:yàn bàn
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和董传留别》,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作者是:苏轼。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释义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指一个人只要饱读诗书,就会自然散发出高雅的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拼音读音是:fù yǒu shī shū qì zì huá。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和董传留别》的第2句。
粗缯大布裹生涯出自《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的作者是: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粗缯大布裹生涯的释义是:粗缯大布裹生涯:用粗布大麻布遮裹着一生,形容生活简朴。 粗缯大布裹生涯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诗。 粗缯大布裹生涯的拼音读音是:cū zēng dà bù guǒ shēng yá。 粗缯大布裹生涯是《和董传留别》的第1句。 粗缯大布裹生涯的下半句是
渺海阔而天高出自《老饕赋》,渺海阔而天高的作者是:苏轼。 渺海阔而天高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赋。 渺海阔而天高的释义是:渺海阔而天高,意指海洋浩瀚无边,天空高远广阔。此处用以形容天地之大,以及人的心胸之宽广。 渺海阔而天高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赋。 渺海阔而天高的拼音读音是:miǎo hǎi kuò ér tiān gāo。 渺海阔而天高是《老饕赋》的第40句。
先生一笑而起出自《老饕赋》,先生一笑而起的作者是:苏轼。 先生一笑而起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赋。 先生一笑而起的释义是:先生一笑而起,意为主人(先生)因喜悦而起身。 先生一笑而起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风格是:赋。 先生一笑而起的拼音读音是:xiān shēng yī xiào ér qǐ。 先生一笑而起是《老饕赋》的第39句。 先生一笑而起的上半句是:浮雪花于兔毫。
谢人送墨 墨月黳云脱太清,海风吹上笔头轻。 琐窗冷透芙蓉碧,定有新明到九成。 注释: 谢人送墨:谢谢别人赠送的墨。 墨月黳云脱太清:月光下的乌云散开,仿佛墨水一样清晰透明。 海风吹上笔头轻:海风轻轻吹动着笔尖,感觉十分舒适。 琐窗冷透芙蓉碧:窗户被封锁了,外面非常寒冷,但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美丽的荷花颜色。 定有新明到九成:一定会有新的墨水使用到九成以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收到他人赠与的墨后
甘蔗 老境于吾渐不佳,一生拗性旧秋崖。 笑人煮箦何时熟,生啖青青竹一排。 注释: - 老境:衰老的时期。 - 拗性:固执的性格。 - 煮箦:用热水煮箦(竹席)。比喻做事太急,不顾事物本身的属性和条件。 - 竹排:指一排竹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甘蔗的诗,通过对甘蔗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态度。 首句“老境于吾渐不佳”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老境逐渐变得不如意
【注释】 终须:终究。玉麒麟:用玉雕刻的麒麟。蓬莱:传说中海上的神山名。方丈:神山之一名。双仁:指蟠桃,《庄子·逍遥游》中有“食之得仙,以年岁久长”的记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献寿诗作的题咏。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神仙世界写得如诗如画。诗中虽无神仙人物,却有神仙意境。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优美
【诗句释义】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译文】 早晨出发时鼓声隆隆,西边的风吹动着猎猎作响的旗帜。 故乡已经飘然远去,思念之情浩渺无边。 细流的锦水看不分明,蛮荒之地的江水清且可怜。 奔腾不息地越过佛脚山,辽阔的平川展现眼前。 郊外集市中有禅僧
戎州 乱山环绕着古郡,市场上有众多蛮夷。 瘦岭上春天少耕地,孤城中夜晚漏声闲。 往时边有警讯,征马远去无还音。 自从朝廷开始招抚,年来亦款关来降。 颇能贪恋汉家布帛,但未脱身金钩腰带。 何须争长短优劣,吾民皆是玉面颜。 注释: - 戍楼、烽燧(烽火台)等军事设施在古代是边防要地的重要标志,此处指边疆地区。 - “市易带群蛮”:指市场附近有众多蛮夷居住。 - “瘦岭春耕少”:瘦弱的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