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还家犹未还,故山书册蠹鱼残。
半生不疗饥寒苦,空有诗名满世间。
诗句释义:
- 只道还家犹未还: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乡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诗人可能原本期望能够早日返回家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归家之路仍然遥远。这里的“还”字,既指物理上的回家,也暗示着心灵的归宿。
- 故山书册蠹鱼残: “故山”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或学习的地方,也就是他的精神家园。“书册”则代表了知识和文化的积累。“蠹鱼”是古代文献中常见的一种害虫,这里比喻书籍因长时间未读而逐渐损坏。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因未能及时阅读而造成的遗憾。
- 半生不疗饥寒苦: “半生”指的是诗人一生的时间长度,表明他已经度过了大半辈子。“疗疾”在古代常指寻求治疗疾病的方法,这里引申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饥寒苦”则是形容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诗人用“不疗饥寒苦”来表达自己虽然有才华却未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活依旧艰辛。
- 空有诗名满世间: “诗名”指的是诗人的名声和成就,“满世间”则表示广泛传播。这句诗反映了诗人虽才华横溢,但现实中却鲜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他的名声只能在社会上流传,无法转化为实质性的影响或改变。
译文:
只道还家犹未还,
故山书册蠹鱼残。
半生不疗饥寒苦,
空有诗名满世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现实的困境。首句“只道还家犹未还”,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归家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第二句“故山书册蠹鱼残”,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知识流失的无奈。第三句“半生不疗饥寒苦”,深刻揭示了诗人的生活困境,尽管他拥有高超的文学才能,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生活的艰辛让他倍感挫败。最后一句“空有诗名满世间”,更是将诗人的才华与现实的反差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辛酸。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