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英俊邢刍父,酷爱闽中一卷诗。
落笔文章有如此,因何不到秣陵嬉。

金陵杂兴二百首

生平英俊邢刍父,酷爱闽中一卷诗。

落笔文章有如此,因何不到秣陵嬉。

注释:

金陵:指现在的南京市,古时称为金陵。

平生:一生,此指诗人的一生。

英俊:才华出众的人。邢刍父:邢邵,字子才,南朝宋文学家,曾为太子舍人。

酷爱:非常喜欢。

落笔文章:即落笔成章,落笔成文,指写作诗文。

如此:这样。

因何不到:为什么不能。因为邢邵是名士风流,所以作者说“因何”。

秣陵:今南京秦淮河北岸的古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邢邵的风采与才情,后两句表达自己的愿望。邢邵是南朝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文采斐然闻名于世,其作品多涉政治内容,被世人誉为“文士之冠冕”。本诗中的邢邵即是以文才著称的人物。诗的前两句直接点明了邢邵的才学非凡。“一生”一词,表明邢邵自少至老都以才学自诩,而“英俊”则表明了其非凡的才华和高尚的人格,这也正是他的名声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邢邵不仅在诗文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还在政治上有着杰出的建树,因此,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通过描写邢邵的风采和才气,表达了对邢邵的赞美之情。

邢邵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虽然身处金陵,但却没有机会像其他文人一样游历山水,享受诗意的生活。因此,在后两句中,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落笔文章有如此,因何不到秣陵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邢邵未能实现梦想、遗憾之情。邢邵虽然才高八斗,但在那个时代,文人的命运往往受制于朝廷的政治格局和个人的际遇。他未能像杜甫那样游历山水,领略自然之美,也未能像李白那样挥洒自如,抒发壮志豪情。这种遗憾和失落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情感色彩。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这首诗通过对邢邵的描写和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文学才华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