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堂上一欷歔,翻手君恩似昔殊。
按罢金縢应莫怪,近前闲捋使君须。
【注释】金陵:今南京。杂兴:即“金陵杂咏”,作者为抒发自己的感慨而作的一组诗,共二百首。按:弹奏琴瑟。莫怪:不要奇怪。捋:拔。
【赏析】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诗人在长安时,因受排挤,曾一度隐居东都洛阳,后官复原职,任江州司马。这首诗是他在江州任上所作。
第一句“听筝堂上闻呜咽”,写听到筝声,引起悲感。“呜咽”指声音低回婉转。
第二句“翻手为云覆手雨”,化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陈桥兵变故事:“后周末年,契丹主入汴,命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一日,酒酣,帝起更衣,屏左右谓僚佐曰:‘我非尔曹之敌,吾所以为此者,正欲择天下有才谋武略者,与之经纶庙略耳。’……及即位,召赵普问计。普对曰:‘愿陛下御笔亲书‘黄袍加身’四大字。’帝遂命左右以黄纸代麻,楷书其字,使普读之。普曰:‘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刻期方止。’帝曰:‘吾将行矣!’普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骨肉也。’帝曰:‘卿勿多言,谨记此言,卿且归候第,次日平明来朝,勿延引。’普拜谢,退出,乃使人先布黄衣于庭中,次令数人扶帝乘龙辇,潜出汴京城西门,直至陈桥驿,即传檄诸道,各归镇部。于是众军望风奔溃,皆弃甲投戈而降。”这里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来形容自己受皇帝宠幸而得重用,一旦失势就会遭到打击。
第三句“按罢金籹应何疑”,用典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饮酒时常抚琴而歌,他弹琴的时候,常常一边弹奏一边吟咏:“贤哉令尹兮,独民所哀。伤人俞儿兮,被发狂叫。”阮籍借琴声表达他的不平和愤慨。这两句意思是说,我虽然受恩宠,但心中并无怨恨,因为我知道皇帝也是迫不得已。
第四句“近前闲捋使君须”,用典出自《晋书·王戎传》。王戎为人机敏而好利,一次在宴会上看到有人把一束白头发送给他,他立即拔掉一根,然后还给他。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君辈虽乏绝寡,今日已成恒俗。然使君居世,当为世谈资。”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见财眼开的行为称为“拔白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不要奇怪。因为我也知道你并不是见财眼开的人,你只是一时疏忽罢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失宠之后仍然保持冷静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上的尔虞我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