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举首揖髯陈,领得秋塘句法新。
归饭客楼随取别,隔桥相见两诗人。

【注释】:

道傍举首揖髯陈:在道旁抬头拱手对陈姓的人打招呼。

领得秋塘句法新:领受了秋塘的句法,并感到新颖。

归饭客楼随取别:回家后在客人楼上吃饭,随后分别。

隔桥相见两诗人:隔着河桥与另一位诗人相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秋天从临安返回故乡建阳县时所作,共八首。这是其中一首。

诗的前两句“道傍举首揖髯陈”,是说在道旁举起头拱手对陈姓的人作揖,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东晋时期谢安与王羲之的故事。谢安在山阴会遇名士王羲之等人,他命人准备酒菜,在众贤集坐时,命左右童子奉上新切的甘蔗。谢安问:“甘蔗甜吗?”王羲之笑而不答。谢安再问,王羲之才答道:“甜,但是像牛髓。”于是大家开怀畅饮,尽欢而散。后人将此称为“咏牛髓”。这两句诗就是借用了这个典故,意思是说,在道旁举起头拱手对陈姓的人作揖,领受了秋塘的句法,并感到新颖。

诗的第三句“归饭客楼随取别”,意思是说回家后在客人楼上吃饭,随后分别。

诗的后两句“隔桥相见两诗人”,意思是说隔着河桥与另一位诗人相见。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浅显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陈、王两位诗人的敬佩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