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举首揖髯陈,领得秋塘句法新。
归饭客楼随取别,隔桥相见两诗人。
【注释】:
道傍举首揖髯陈:在道旁抬头拱手对陈姓的人打招呼。
领得秋塘句法新:领受了秋塘的句法,并感到新颖。
归饭客楼随取别:回家后在客人楼上吃饭,随后分别。
隔桥相见两诗人:隔着河桥与另一位诗人相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秋天从临安返回故乡建阳县时所作,共八首。这是其中一首。
诗的前两句“道傍举首揖髯陈”,是说在道旁举起头拱手对陈姓的人作揖,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东晋时期谢安与王羲之的故事。谢安在山阴会遇名士王羲之等人,他命人准备酒菜,在众贤集坐时,命左右童子奉上新切的甘蔗。谢安问:“甘蔗甜吗?”王羲之笑而不答。谢安再问,王羲之才答道:“甜,但是像牛髓。”于是大家开怀畅饮,尽欢而散。后人将此称为“咏牛髓”。这两句诗就是借用了这个典故,意思是说,在道旁举起头拱手对陈姓的人作揖,领受了秋塘的句法,并感到新颖。
诗的第三句“归饭客楼随取别”,意思是说回家后在客人楼上吃饭,随后分别。
诗的后两句“隔桥相见两诗人”,意思是说隔着河桥与另一位诗人相见。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浅显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陈、王两位诗人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