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州城带雨长,雨馀云气亦飞扬。
小楼别有幽欣处,时复风吹荷叶香。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结合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加以理解。注意了解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白描手法、对比映衬、抑扬映衬等。同时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以提高解题能力。

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要注意诗的格式要求,即每句诗后面都有注释。因此,在翻译的时候,需要把每个字都译出来。

“缭绕州城带雨长”,意思是:环绕着州城的雨雾弥漫了很长时间。

“雨馀云气亦飞扬”,意思是:雨后云气飘浮在空中。

“小楼别有幽欣处”,意思是:小楼里有着一种特别的愉悦之情。

“时复风吹荷叶香”,意思是:有时被风吹过,闻到了荷叶的香味。

“赏析”部分应从艺术特色、思想情感、意境创造、手法运用等角度分析,注意言之成理,不能脱离文本。

【答案】

缭绕州城带雨长,雨馀云气亦飞扬。

小楼别有幽欣处,时复风吹荷叶香。

译文:

环绕着州城的雨雾弥漫了很长时间,雨后云气飘浮在空中。

小楼上有着一种特别愉悦的心情,有时被风吹过,闻到了荷叶的香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颍叟弟的问候,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写雨水萦绕于州城之中。诗人用“缭绕”二字形象地描写出雨雾弥漫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种笼罩在州城中的浓厚氛围。接下来两句,诗人又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雨后云气飘浮在空中,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为全诗增添了几分诗意。

第三句则是对上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小楼上的独特景象:虽然身处高楼之中,却能够感受到那份别样的愉悦之情。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二》中所写到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以黄四娘为例,描绘出了春日里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这里,诗人也采用了类似的写法,以小楼中的美景为背景,描绘出了别样的愉悦之情,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风吹荷叶的描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那清新自然的美景。荷叶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这种景象既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又为全诗增添了几分韵味。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