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被承恩罗扇弃,一年一度一相逢。
功成者去终当尔,分付池莲与井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翠被承恩罗扇弃”,是说当年皇帝曾以翠羽之被、玉色之扇相赠,而今却弃置不用了;“一年一度一相逢”,是说一年一度地相见,又像当初那样地欢会。“功成者去终当尔”:是指那些有功名的人,一旦功高盖主,就难免被贬谪或杀戮,而像自己这样无功名的人,则不会遭受这样的厄运。“分付池莲与井桐”,意思是把池塘里的莲花和庭院里梧桐树的种子,送给那些有功之人,让他们种下自己的后代,以保全他们的生命。“分付”即“吩咐”、“托付”。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当年你用翠羽之被、玉色之扇来相赠我,如今却抛弃不用了。一年一度地相逢,又像当初那样地欢会。有功名之人,一旦功高盖主,就难免被贬谪或杀戮,而像我这样无功名的人,就不会遭受这样的厄运。所以将池塘中的莲花和庭院中梧桐树的种子,分别赠送给那些有功之人,让他们种下自己的后代,以保全他们的生命。
译文:
当年你用翠羽之被、玉色之扇来相赠我,如今却抛弃不用了。
一年一度地相逢,又像当初那样地欢会。
有功名的人一旦功高盖主,就难免被贬谪或杀戮,而像我这样无功名的人,就不会遭受这样的厄运。
所以将池塘中的莲花和庭院中梧桐树的种子,分别赠送给那些有功之人,让他们种下自己的后代,以保全他们的生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贬为黄梅县令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屡受打击后,仍不改初衷、坚守信念的高尚情操。首联两句写当年皇帝曾以翠羽之被、玉色之扇相赠;而今却被抛置不用了,一年一度地相逢,又像当初那样地欢会。“翠被”,指皇帝所赐的翠羽之被;“罗扇”指的是皇帝所赐的玉色之扇。“承恩”,接受皇帝的恩惠;“弃”,丢弃;“一相逢”,一年一度地相逢。“一年一度”,表明时间之短促,也表现了诗人对朝廷旧友的怀念之情。“再吟三首”是说再吟咏三次。
颔联是诗人对前两句的补充。诗人认为有功绩者一旦功高盖主,就难免被贬谪或杀戮,而像我这样无功名的人,就不至于遭受这样的厄运了。“终当尔”,指终必如此;“终尔”,终将如此。诗人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自己一生清白无辜。
颈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把自己比作池中的莲花和井边的梧桐树,将种子留给有功之人,让他们种下自己的后代,以保全他们的生命。“池莲”即池畔荷花,这里代指自己;“井桐”即井边的梧桐树,这里代指自己。莲花和梧桐树都是生长在水中或土中,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植物。诗人将自己比喻为莲花和梧桐树,意在表明自己清白无辜、洁身自好、不与权贵同流合污。
尾联是全诗的结语,也是对全诗主旨的升华。“分付”,就是嘱托、嘱咐的意思,“池莲与井桐”指的是池塘里的莲花和庭院里梧桐树的种子。诗人将池塘中的莲花和庭院中梧桐树的种子分别赠送给那些有功之人,让他们种下自己的后代,以保全他们的生命。
这首诗是诗人在贬为黄梅县令时所作的一首七律诗。诗人以荷叶、莲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清白正直、不求名利的人生理想。